1)第二百四十四章_大顺小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辰州府衙,现在也是思播八州宣抚使司,大家嘴里所说的宣司。

  按照某种理解,潭州的抚院是总指挥部,负责荆楚、巴蜀从东和北两个方向对思播八州的围剿,同时协调云岭和南桂两处的封锁配合。

  毕竟昱明公的兵部尚书官衔,也不是吃素的。

  辰州城的宣司,就是前敌指挥部,负责黔中东面主战场的指挥。此时的前敌总指挥,八州宣抚使大人,岑国璋,正在跟一群幕僚会见几位稀罕的客人。

  陪坐的幕僚佐官除了宋公亮、唐峻来、岑国宜之外,还有刘猛、薛孚、杨宗烈、杨宗勋四位。

  刘猛,字孟堂,比岑国璋大七八岁,他的父亲跟岑父是几十年的好友。刘孟堂十八岁中举人,名噪潭州。然后春闱一直不中,于是心灰意冷在乡里教书。

  刘孟堂还指点过岑国璋制艺,帮他中了秀才,算是他的半个老师

  岑国璋出任八州宣抚使,某种程度也算是开府建牙,需要大量的幕僚。他思来想去,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猛。后来回到宜山老家,岑国璋又亲自上门礼请,终于请到了这位。

  薛孚,字殊同,就是那位在宜山县当户房案首的薛三郎的弟弟。

  薛家兄弟都是岑国璋少时的同学,岑父的学生,但薛孚才是岑国璋真正的知交好友。后来一起考中了秀才,岑国璋得父荫去富口当典史去了,他留在宜山县考了两次举人,都名落孙山。

  看着同窗好友平步青云,薛孚接到聘请书信,毫不犹豫地就投入门下,做了幕僚。

  杨宗烈,字传良,杨宗勋,字传德。两人是亲兄弟,也是岑父的学生。

  杨宗烈比岑国璋要大七岁,先中秀才,后中举人,春闱不畅;杨宗勋比岑国璋大四岁,一起中了秀才,后来秋闱一直不中。

  两兄弟前年一起入学南岳书院,拜在舟山先生门下,算是王门一脉,关系更不用说了。

  一眼看过去,岑国璋的幕僚全是他的亲友族人,乡党故交。

  这是没办法的事。他没有老师昱明公那么高的声望,只要放风出去招幕僚,天下各地的人都会蜂拥赶来。

  现在的岑国璋只能用这些人。不过将来随着南岳、长淮、白鹿、涌泉等书院的完善和扩大,会源源不断地提供优质人才。

  今天岑国璋带着一群幕僚,会谈的对象是南宫楚才请来的几位珐兰西夷人。

  总共六位,三位神父传教士,都是天主教的,教皇殿下最忠实的奴仆,他们年长的五十来岁,叫托马斯;一位三十岁左右,叫菲利普;还有一位说是不到二十岁,叫雅克。

  一位军官,三十来岁,叫福煦,自称是珐兰西海军“恒心号”战舰的火炮长,考虑到此后珐兰西海军的命运,他这位火炮长流落到东方来讨饭吃,也不失为一种好选择。

  一位冒险家,四十来岁,叫皮埃尔。说得好听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