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9章瑞典人与洛林-阿尔萨斯人的一点小事_我乃路易十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郡主,才要说些什么,就被她胸前的蓝色钻石摄取了心神。当然,这位夫人还没有目光短浅到这种地步,她突然哑口无言,是因为这枚蓝色钻石曾经属于腓力四世,后来作为嫁妆被他的女儿带到了奥地利,奥地利的大公,也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利奥波德一世曾经将它镶嵌在权杖上一段时间,她的丈夫作为外交官也看到过,回来后还绘声绘色地和她描述过。

  你也可以说这也许是另一颗蓝色钻石——但从大小、形状与色泽上与她丈夫描述的没有太大差别,公爵夫人也听说了,因为之前的卡姆尼可会战。作为被援助一方的利奥波德一世欠了路易十四一大笔钱,虽然他尽力筹集和借贷了,但还是陷入了入不敷出的地步,虽然路易十四大方地表示,他也可以用领地来偿款,但利奥波德一世严肃地拒绝了——他有可能拿了一些珠宝来填补坑洞。

  至于这颗钻石是利奥波德一世卖掉后流入路易十四手中,还是直接作为偿还的欠款交给法国人的,公爵夫人无从得知也不想知道——仿佛是怕别人联想不到钻石的来历,这颗钻石还以奥斯曼土耳其的风格镶嵌成了一枚眼睛的式样。

  奥斯曼土耳其距离瑞典很远,但自从路易十四击败了奥斯曼人二十五万大军后凯旋归来,士兵和军官们带回了大量的缴获与赎金,这里面有不少珠宝和装饰品,一时间,这种极富于异国情调的优美风格竟然在艺术家与贵族们的推动下风行起来——艺术家们是喜新厌旧,而出入凡尔赛的贵夫人,如果没在身上佩戴一两件土耳其风格的珠宝,那就是在说自己既不得丈夫的尊敬,也不受男士们的青睐,要么就是她的丈夫与爱人都是无用之辈,没法给她谋来一件具备特殊意义的珠宝。

  在这些珠宝中,最多的就是“魔鬼之眼”,奥斯曼土耳其认为,这种蓝色的眼珠形状的珠宝能够保佑他们不受魔鬼侵害,法国人对土耳其人来说就算是魔鬼,不过这一点也不影响魔鬼们兴高采烈地把它们戴在胸前。

  这种风尚很快就从巴黎与凡尔赛流传到欧罗巴各地,瑞典也不例外,公爵夫人也戴着一枚魔鬼之眼的胸针,但它既不是战利品,也不是凡尔赛或是巴黎的工匠打造的,只是斯德哥尔摩工匠拙劣的仿造品——事实上也不那么粗糙,但公爵夫人不由自主地就微微拱起了脊背,似乎这样就能将肩膀上的胸针藏起来。

  “请稍候。夫人。”她和气地说:“大公主很快就能换好了。”

  她用的是瑞典语,就纯熟度来说,闭上眼睛,你会以为是个斯德哥尔摩的贵女在说话,公爵夫人不甘心地蠕动着嘴唇,仿佛还要说些什么,但大郡主已经转过身去,向侍女们发号施令——她换成了法语,公爵夫人学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