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零九章 得给女儿找个婆家了_水浒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他人都是大声附和,潘文得与和潼惊愕一阵,终是没有出手阻止,也就随他去了。

  这伙人枉称梁山好汉后,仿佛被鬼附身一般。居然开始劫掠路人,潘文得与和潼自然不会阻止。只是商量了一下,改变了行军路线。不敢再往西面经越州过道,而是改道南下,从台州过道(四明山在越、明交界处)。

  抢劫是很容易上瘾的,特别是在官府拿他们没办法的情况下。明州州城里面只有一个指挥的样子货,水军倒是有几只,可是被高俅白白葬送在京东,所以和潼常常不忿,“老子一个晚上就可以端了州衙!”

  不到半个时辰,这伙原本空手赶路人群是有车有马有财有货,大伙兴奋得嗷嗷叫,看样子是能过一个肥年了。但明教的凝聚力十分之强,大伙都想着补贴补贴在歙州失利的明教总坛,是以倒是没有人私藏战利品。

  就在这时,从十字路口西面上过来的一列车队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因为最前面开路那辆马车上,打着明州衙门“回避”“肃静”的牌子,一看就是州城的大官回城了。

  和潼舔着干裂的嘴唇,问潘文得道:“干不干?”

  潘文得沉思良久,终于吐出两个字道:“不行!”

  “为甚!”和潼几乎要跳将起来,声音震天,“咱们干这一票胜过前面一路!”

  “就是因为这一票胜过一路,咱们才不能干!咱们装作梁山的人办了朝廷的人,势必声势不会小,越州还有咱们自己的人没有撤干净,不能逞一时之快,害了教中弟兄!”

  和潼见说,懵懂的点了点头,虽然还是有些不舍,但最终还是决定服从坛主的命令。

  ……

  “楼知州已经在月湖上摆下酒筵,转候程相公携千金驾临。今日的事,楼知州叫下官多多拜上相公,实在是招待不周,招待不周!”

  车队里第二辆马车上,传来一阵谈话声,说话之人正是明州通判。都说通判是朝廷用来制衡知州而设置的职务,但时间过了百十年,实际情况早不似大宋建国初年。

  要说通判这个职位权力不小,品级不高,到了这一团和气的年代,巴结知州还来不及,何来为了公事去得罪上官?听这通判的语气,只怕和楼知州就处得不错,一路上数次替知州解释,不能亲自陪贵客祭奠逝者的原因。

  “曾通判客气了,程某深感试可(楼异字)情谊!他是封疆大吏,执掌一州,如何能为私事而弃公事而不顾?倒是曾通判你,早间到此忙活半日,程某实在过意不去啊!”

  这程相公是北边一座府城的知府,按照大宋律现任知府是不能擅离职守的,不过又有规定,在职官员三年内累计可以请两个月事假。好在这位知府三年来从没请过一天的假,是以这次亡妻的父亲过世,他说什么也要亲自来送行,索性把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