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禹治水(三更)_洪荒之吾名元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一批助手,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神州大地的山山水水,穷乡僻壤。各处人迹罕至的地方,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他沿途看到了无数的子民在洪水之中挣扎,也看到了无数水妖在吞噬着落谁的群众,他一次次地在那些流离失所的人民面前流泪发誓,定要治好水患,还人间一分清净。

  夏禹吸收了父亲采用堵截的方法治水的教训,而是发明了一种疏导河水的新方法,其要点便是疏通河道,使水能顺利东流入海。

  为此,他走遍神州大地,做出最详尽的计划部署,勾勒出所需要疏通的河道,一路之上,妖魔鬼怪无数,但依旧挡不住夏禹的脚步,开通河道有时会触碰到一些妖魔的利益,但夏禹依然没有害怕,一路上斩妖除魔,开通河道,沟通内外,在神州大地之上绘画河流,指点江山,泼墨山河社稷。

  一次,他途经青丘,遇到一美丽女子,一段邂逅,女子听闻他的志向,愿意帮助他治理水患。大禹闻言大喜,一路上,两人相互扶持,最终夏禹也娶了这名女子为妻子。

  原来这名女子名为涂山氏,是青丘一族族长的女儿,为九尾白狐,刚开始是为了接近大禹,谋取功德,但后来她却是真正爱上了大禹,大禹知道后,也并没有过多责怪于她。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一次治水路过家门,听到家中传来小孩的哭声,那是他的妻子涂山氏给他生下的一个儿子,他多希望进去看他儿子与妻子一眼,但为了治水大任,他只能向着屋内行了一礼,心中对妻子与儿子愧疚不已,却又不得不快速离开。

  大禹根据神州山川地理情况,将天下划分为九州。九州依次是冀州、青州、徐州、雍州、荆州、豫州、梁州、扬州、兖州。一举定下华夏疆域范围分布,后世沿用千万年,人们又称华夏为九州。

  大禹治水方法便是将华夏的山山水水当成一个整体来治理,先治理九州徒弟,该疏通的便疏通,该平整的便平整,使得大量土地变成肥沃土地。

  之后再治理山脉,其中经过他治理的山脉有:岐山、荆山、雷首山、太岳山、太行山、砥柱山、碣石山、大别山等等。

  山路治好之后,他便开始疏通水脉,长江以北的大江大河,都有他梳理过的痕迹。

  一路梳理,一路杀妖,一路开道,一路前行。

  一路之上,他的修为也是突飞猛进。

  九鼎镇世诀,聚九鼎,方可镇世。九鼎分别为:天鼎、地鼎、阴鼎、阳鼎、风鼎、雷鼎、山鼎、泽鼎、水鼎。每一鼎都需要无尽资源,都需要凝聚天地元素之力,每一鼎,都相当于一个洞天,最后甚至都能演化出一方世界。

  大禹一路上降妖除魔,治理山河,疏通脉络,靠的便是他的九鼎,九鼎包容天地间一切最基本元素,无物不吞,无物不聚,所以,这治水虽然是他的责任,但又何尝不是一种机缘呢。

  最后,百年时间,终于让他疏通了天下的水道,将河流引进东海。今后不管有多少水患,都会经过河道而进入东海。

  治水工程,至此完美竣工。

  当然,也不算是很完美,他还没有找出最后发动无数水妖,祸乱天下的幕后人物。但即便如此,治水之事也完成了。大禹靠此次治水之功,赢得了天下民心,大禹治水,大仁大义,举世无双。

  最后帝舜证道大帝,去了火云洞,将帝位禅让于大禹。

  至此,人族最后一位大帝,北方夏禹大帝,终于开启了他的帝王生涯。

  有言:

  功高齐天民敬仰,舜帝宝座传禹官!

  ……

  求订阅!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