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65章 崔可夫归来,爱尔兰攻略_西北之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卡列尼诺夫和托马斯还在狗咬狗、一嘴毛,三个方向的安西共和军进攻却让他们的争吵在半个小时之后结束。/

  七个纵队,几乎都是在短短半个小时之内,很轻松的突破了立陶宛武装力量部队的防线。二十一万的立陶宛军人,在半个小时之内被曾凌、鹿仲麟和霍羽林打死四万多人。战场之上,抓到俘虏达到了十二万人之多。

  听到一个少将参谋如此报告之后,卡列尼诺夫崩溃了。

  呆呆地盯着托马斯看了半响,他猛然从腰际拔出了手枪。将枪口对准托马斯的头,卡列尼诺夫高声喝道:“立即传令,全面后撤。崔可夫将军,我命令您立即前往明斯克去找那个方振武将军。告诉他们,我愿意带着我的部队归顺伟大的安西共和国。

  只要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战场起义,我个人愿意接受一切审判。而且,我们会将整个该死的英国将军做为礼物,送给伟大的唐朝总统。”

  那个少将参谋,正是从二次西征战场上带着大约一万名苏俄哥萨克骑兵逃入立陶宛的瓦西里?伊万诺维奇?崔可夫。

  在唐朝发动二次西征前,崔可夫刚刚跟随苏俄的代表团结束第二次中国之行。对于唐朝的许多政策他是很清楚的,他的内心里其实早在他第一次到中国时,就已经看出只有唐朝的政策才真正能带给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光明的。

  当时他还只是一名中校随员,但却公开曾经对克罗rì科表达过他的观点:如果中国西北那位唐是我们俄罗斯人。他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以及他现在在推行的一系列政策,才是真正可以让全体国民早rì远离战争、迎来和平的。也只有西北那位唐的政策,才可能真正地让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民,早rì走入富足的生活。

  但是当唐朝发动二次西征之时,刚刚从文职军官身份转入作战部队中担任第二十八骑兵师大校副师长兼参谋长的崔可夫,还是为了军人的荣耀选择了与他的国家和民族,冲上了战场去抵抗唐朝的西北军。

  那是一份军人的无奈。也是一个军人该做的事。对中国文化已相对于许多苏俄军官更了解的崔可夫,更清楚如果他立即倒戈投降唐朝,未必会得到那位西北之王的重视。**

  处于对国家、对民族、对一个军人身份的考虑。在高尔察克兵败被俘后,崔可夫边向南撤退边在撤退中收整苏俄哥萨克四个骑兵师的散兵游勇。等到他逃入立陶宛时,已经拥有了一支一万一千三百人的骑兵部队。

  但是出于诸多政见、理想等等问题上的分歧。在崔可夫率部加入到立陶宛武装力量之后却并未能如愿带领一支他的部队。而是被卡列尼诺夫明升暗降,调到了立陶宛武装力量总参谋部做了副部长。

  然而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在立陶宛大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