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〇七章 魏王府的臭气将_唐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这种事最好是咨询一下杜长史。”

  “是,杜长史见多识广,肯定能够把握到父皇的心意,但他如今不在长安,所以此事”李泰无奈地摇摇头,甚为遗憾。

  杜楚客是工部尚书,前段时间黄河发了大水,洛阳以东的运河因而毁坏,影响了漕船通行。长安人口众多,粮食全部依赖从江南而来的漕运。要是出了问题,长安军民就要饿肚子了。

  所以尽快修复运河是天大的事情,他这个工部尚书不得不急匆匆地前去,主持维修大事。以至于不在长安。顾不上魏王府的大小事宜,让李泰问计无门。

  一个重要的智囊很要紧,尤其是一个见多识广,能够在纷繁的水雾里看透真相的智囊就更少了。

  朝堂上这样的人倒是不少,但都是位列宰辅,三公九卿。断然不会轻易掺和到皇子之中,更不会轻易在立储的事情上轻举妄动。

  运气好了是从龙之功,运气不好了会是什么下场侯君集的前车之鉴犹在,时时警醒。

  对于这些位高权重的大臣而言,将来无论是哪个皇子登基,都少不得依赖重用他们,何必为了更进一步而冒险呢

  当然了,其中也不乏有些许特殊之人,出于某些特殊原因会对储君之位有想法,但也都十分谨慎。

  李泰也是无奈,身边可用的也唯有杜楚客这么一个人,偏生如今还不在长安,归期不知。他也曾想过求助自己的舅舅长孙无忌,谁知道求助无门啦

  自打李承乾出事之后,长孙无忌便以养病为由直接躲到了南山别院里,据说现如今还在参禅悟道,如今还升炉炼丹。

  堂堂国舅,当朝司空,竟然搞起了这些事情,长孙无忌是真的醉心黄老之学李泰倒觉得长孙无忌是想避开一些人,其中就包括自己。

  老奸巨猾

  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很危险的讯号,让李泰很是不安,所以他只得召集起一部分水平有限的智囊。

  魏王府里从来不缺人才,前几年编撰括地志,王府里设有文学馆,聚集了不少人才。以往因为太子在位,作为亲王的李泰只敢公开编书,搞些文坛盛事,却不敢明目张胆地搞神马阴谋诡计。

  现在东宫空悬,便少了很多顾忌,李泰便从中挑选了一些人,在刘轩的带领下成为自己的智囊团。虽然都比不上杜楚客,但有道是三个臭皮匠能抵一个诸葛亮,好歹也能有些效用。

  智囊团首先得一个任务便是揣度皇帝陛下的心思,为什么皇帝陛下没有立即应允魏王殿下的请立太子的请求并且提出了应对之策。

  还别说,臭皮匠们认分析了许久,还真得出了一个结论。他们认为是李承乾和李佑的两场谋反刺激到了皇帝陛下,让他对手足相残之事甚为介意。当然了,这也可能与皇帝陛下担心玄武门之变的悲剧重演有关系。

  这番结论一下子点醒了李泰,似乎确实是这个道理,父皇是有顾虑,顾虑自己将来不能够善待兄弟。

  唐朝败家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