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〇五章 尘埃落定_唐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抢这个驸马资格的,对此杜荷一点都不担心

  太极殿里,朝会仍在继续。

  马周和李世民抛出这个引子之后。接下来心知肚明的臣子们便该行动了,首先出场的御史柳擎。

  “陛下,皇长子谋反固是大错,但过去也曾有功于国,将功虽不能完全抵过,但可否饶皇长子一死”

  柳擎道:“皇长子犯错,且是谋逆大错,但陛下慈父情怀,可否饶恕皇长子不死”

  两个理由,一公一私。

  李承乾身为太子多年,也曾经主持了不少政务,以往李世民外出巡幸的时候,都是让李承乾监国的。说他有功于国倒也在情理之中,寻常臣子立下大功之后,都可以获得免死的丹书铁券,何况是皇长子,曾经的东宫太子。

  于私,李承乾是皇帝的儿子,儿子犯了错,一味地惩处甚至杀了似乎也太过残忍。试问子女犯错,哪个父亲应该都有原谅儿子的想法,如果错过不能原谅,那么也会有恻隐之心,尽可能地多加宽恕和疼爱。

  皇帝也是人,也有恻隐之心。

  柳擎也不知道是受了李世民本人的授意,还是政事堂的宰相们安排,反正这番发言恰好开了个头,让这件事有了别的转机。

  接下来果然有好几个人出面发言,大都是文臣,武将们都很识相地没有参与到其中。谋反这种事,最忌讳的便是武将参与,所以原则性问题不能犯错。

  随着发言的继续,参与保全李承乾的人越来越多,申国公高士廉之后,宰相房玄龄也出面了。

  “陛下,臣负责与马周审理此案,原不该表态,但皇太子之过多少情有可原,恳请陛下宽恕。”房玄龄作为当朝宰相,发言自然是格外有分量的,他出来请求原谅李承乾,自然意义非凡。

  至于先前的高士廉则是长孙皇后的亲舅舅,他出来保李承乾自然也是有道理的。

  岑文本紧随其后,作为中书侍郎,天子近臣,他比谁都清楚皇帝陛下的心思,自然会站出来保李承乾。

  这三个人出面,分量一下子很重很重,朝堂上的所有人也看的分明,心中也都渐渐有数。

  就在他们愣神的功夫,长孙无忌出面了,行了个大礼直接跪在地上,沉声道:“陛下,皇长子是臣的外甥,臣的话自然也有私心,恳请陛下宽恕,免皇子死罪。”

  没有任何理由,直接告诉你我有私心,长孙无忌在这件事堪称是光明磊落,也直截了当。他这番看似没有说服力的话,实际的效果却是最有用的,因为其中不仅有他长孙无忌的面子,还有长孙皇后的面子,分量十足。

  同时向所有人表明,我这个当舅舅都有私心,可以明确说出来,那么皇帝陛下作为父亲,岂能没有恻隐之心这没什么不对的。否则岂非冷血

  李世民听到之后,摇摇头,轻叹一声:“你们啦”

  只是一声叹息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