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八七章 委以重任_唐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当谢逸和孙伏伽对李佑和阴弘智开始分隔审问的时候,局势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名叫冯孝约的人出现了,此人曾经是东宫千牛备身,也就是东宫侍卫,后来逐渐提升到简州担任司户,最终的官职是洛州密县令,此人出面证实太子李承乾和齐王李佑之间确实有勾结。

  而自己也是他们的属下,在洛州匆忙转接呈递消息,声称李佑谋反之时也曾要求他做好准备,在洛州接应。

  后来李佑谋反失败,被留在洛阳养病之时,李承乾曾经要求他注意观察李佑的行踪,并且准备袭杀事宜。

  他们一直尾随在刘德威等人之后,可惜在此之前一直没有机会,所以不得不一直尾随,直到到了华阴地界上才带到一个好机会。可惜到底有点仓促,没有把李佑和阴弘智彻底杀死。

  为此太子殿下怪罪自己,甚至要杀人灭口,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活命,冯孝约决定出面自首,澄清事实,并愿意领受罪责,但请皇帝陛下饶恕自己的家人云云。

  这件事逻辑上是通顺的,东宫和齐王府之间如果真的有勾结做这么一件大事,肯定是有其他从属的。冯孝约这种亲信出身,又在关键地区做地方官的人物是很有效用的。

  在勾结谋反的过程中,冯孝约帮着传递消息,甚至里应外合。在起兵失败后,太子利用他来清除李佑和阴弘智,从而杀人灭口自保,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

  李佑和阴弘智在洛阳耽误了许久,这也给了冯孝约尾随的可能,华阴那场预谋已久的袭杀似乎也就顺理成章,合乎情理。

  而事后太子殿下为了保密。杀人灭口,要将冯孝约杀死也合乎情理,一切看起来是那么的严丝合缝。

  更为要命的是,冯孝约还拿出了一封纥干承基亲笔的书信,内容正是指使其对李佑和阴弘智动手。

  据说信已经被快马加鞭送去大理寺,国子监已经请来多位擅长坚定笔迹的老学究严阵以待。准备鉴定书信是否真的出自纥干承基之手。

  加之先前李佑与阴弘智信誓旦旦的指正,只要坐实了笔迹,纥干承基就赖不掉了,太子殿下也将有口说不清。

  这种杀人灭口的事情,太子殿下肯定不会亲自动手,纥干承基这样的东宫心腹出面处理才是合乎情理的。

  如此一来,东宫再次被架在火炉之上,处在了风口浪尖。

  李承乾得知消息的时候,几乎当场喷出一口老血。冯孝约是谁他压根就不知道,东宫的千牛备身那么多,太子哪里都认识呢

  一个无关紧要的小人物这时候都跳出来污蔑自己,显而易见,越发证实是有人污蔑自己,想要置自己于死地。

  至于到底是谁现在已经没有必要去想,去怀疑了,不外乎就那么几个人。

  要紧的是这件事该如何应对虽说笔迹鉴定尚未有结果。但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