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五九章 悠然见南山_唐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显得有些落寞。

  魏王取代太子的传言越发甚嚣尘上,长安城里也越发“热闹”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比较轰动的事情便是宰相房玄龄请辞一事。

  某日的朝会上,左仆射房玄龄突然向皇帝李世民递交了辞呈,声称要辞去宰相之职。

  此言一出,顿时满朝哗然。

  为什么会这样好好房玄龄到底是为什么。要做什么没听说房玄龄犯什么重大失误,更没有听说皇帝对他有什么不满,好好的为什么要请辞呢

  就连皇帝李世民本人都有些许惊讶,有些不太理解房玄龄的做法。

  房玄龄对此的解释是。自己身居相位十五年之久,曾于国有共,但如今年级渐长,精力不济,恐怕有负皇帝嘱托和恩赏。

  这话说得,不对头啊

  房玄龄好像还不到六十岁。耳聪目明,精神矍铄,没看出什么精神不济的地方啊更没有什么失误,用这个理由请辞似乎有些不充分。

  可以肯定,这不是他的真心话。

  有心人则注意到了,房相似乎话里有话,也许后半句才是他真正要表达的意思。

  身居相位十五年,这是个要点,一个人身居中枢要职,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十多年,这可是过往从未有过的事情。

  仔细想想,着实有些可怕。

  至于可怕在何处,有心人显然明白,毕竟宰相和皇帝历来就是一对潜在的敌人,君臣虽然可以相得益彰。但是现在的矛盾和威胁,或者让皇帝产生猜忌,可就麻烦了。

  再者,房玄龄特意点名了恩赏二字。

  想想也是,房玄龄是宰相,梁国公,宋州刺史,他的儿子房遗爱与高阳公主定亲了。他的妹妹嫁给了韩王,夫人则出身于山东崔家,豪门贵族,皇亲国戚,可谓是盛极一时。

  但有道是盛极必衰,有见识的人往往在烈火烹油之时感受到危机,也许房玄龄现在就有这样的感觉。

  所以,他主动请辞了,大抵是想要给房家降降温。或者房玄龄已经明显感受到了危险气息,毕竟身居高位,且老谋深算,看到一些旁人看不到的东西也不奇怪。

  急流勇退需要莫大的勇气,更是一种智慧。

  然而房玄龄的请辞被拒绝了,皇帝李世民压根不同意,根本没有给房玄龄说下去的机会,便直接打断。

  甚至直接走下丹陛,拍着房玄龄的肩膀,句句语重心长。

  说什么高昌之乱尚未平定,薛延陀尚不安稳,天下黎民尚未安居乐业,怎么能离开爱卿辅佐云云。

  一句话,就是不让房玄龄请辞。

  宰相仍旧让他安安稳稳地当下去,为了安房玄龄之心,还让殿中省立即准备,让太史局当即择个好日子,尽快把高阳公主和房遗爱的婚事给办了。

  高阳公主的年纪尚且不大,原本可以再等上一两年再办婚事,但现在这局势。肯定是等不及了。

  除此之外,还特意给房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