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二章 李二问策_唐朝败家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询问以文才见长的魏王。这意味着什么

  众人心里都下意识泛起些许念头,好像明白了什么。

  那边李承乾嘴角微动。心情大概很复杂,吴王李恪本人仍旧是一脸沉着。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好像什么都与自己无关。

  魏王李泰心中则泛起格外的激动,他是极聪慧之人,旁人能想到的,他自然能想到。

  如此军国大事,父皇问了太子,绕过了吴王李恪,来问自己,意味已然再明显不过。

  一瞬间,李泰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但朝堂之上,必须要庄重,要稳住,李泰平稳心神,沉声道:“陛下,儿臣以为应当讨伐高昌,却也得考虑路途遥远艰险之事。”

  李世民问道:“那你说该如何应对”

  李泰道:“回父皇,儿臣才疏学浅,暂无妥善对策。儿臣以为当询问兵部,曾经征西的将领,以及近期对高昌人有过接触之人。”

  还是废话,但李泰的很巧妙地将皮球踢给了别人。

  西征过的将领不少,比如之前征讨吐谷浑,只是当时出兵的将领中,李道宗不在长安,但侯君集在长安

  “君集,征讨高昌之事,你以为可行否”李世民的问题不知不觉间改变了方向,不是问征讨与否,而是问如何征讨,其中意味似有变化。

  吏部尚书侯君集不得不回到老本行,出班道:“回陛下,如若确定征讨高昌,纵有艰难险阻,也能成行,只是需要准备万全,付出极大毅力,可以到达。只是能调动多少兵马,最终结果如何,臣无法预料。”

  “嗯”李世民点点头,旋又问道:“鸿胪寺,近期朝中可有谁人与高昌人有过接触”

  “回陛下,近来鸿胪寺与高昌并无接触”鸿胪寺卿唯唯诺诺,想了半天才道:“哦,陛下,前不久晋王府谢长史曾出使薛延陀,高昌使臣那时候也在薛延陀,谢长史兴许有所了解。”

  “谢逸”御座上的李世民立即向下喊了一声。

  “啊,臣在”正迷迷糊糊的谢逸猛然惊醒,仓皇出班,躬身道:“陛下有何吩咐”

  “你觉得,高昌之乱,该当如何应对”

  “出兵讨伐”谢逸想都没想便给出了回答,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

  “为何”

  谢逸道:“臣在薛延陀时,曾见过高昌使臣与西突厥狼狈为奸,此番高昌之乱,想必背后也有西突厥作怪,若不出兵讨伐,则西域尽失矣”

  “那你以为,该当如何行事”李世民继续询问。

  “由”侯君集三个字险些出口,谢逸猛然一惊,连忙沉吟道:“陛下,臣以为此事需要全盘考虑,首先稳住薛延陀,防止北边生事,然后由弘化公主联络吐谷浑,联合出兵讨伐高昌。

  当然了,高昌遥远,路途艰难,所以必须要做完全准备,需要时间很长。在此之前,或可派人前往高昌申斥鞠文泰,若能成功则避免劳师远征,若无效用,也可迷惑高昌上下,为出兵争取时间,也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未完待续。

  唐朝败家子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