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74章 叛秦者死_秦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74章叛秦者死

  秦始皇二十七年,九月初。

  秋风扫过草原,夏日的绿草如茵、繁花似锦渐渐从这片土地上褪去。

  取而代之,映入人眼中的是一片金色的壮丽草原。

  在那草原的正中,无数秦军营帐的中间,伫立着一座华丽的高大军帐。

  上将军赵佗正身跪坐,身前的木案上摆放着来自关中的皇帝诏令。

  对于他之前寄回去的军报,献上的辉煌战果,皇帝表示很好,在诏书中表扬了赵佗这几个月来所取得的功绩。

  同时皇帝认可了赵佗呈送到咸阳的战略计划,并允诺了他提出的所有要求。

  这让赵佗吃了颗定心丸,对于接下来的这场仗,越发的有信心。

  当然,在心中感谢完始皇帝的信任后。

  赵佗也自是不会忘了始皇帝的提醒,和其亲自书写的一道关于处置秦国叛徒的诏书。

  “上将军放心,我已经请樊五百主,去带乌氏倮父子过来了。”

  郦食其坐在旁边,贴心的开口。

  “辛苦先生了。”

  赵佗点了点头,看了看郦食其,又看了另一边的陈平一眼,心里感觉十分舒适。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谋臣良相果然都是些有本事的,不管是智谋还是察言观色的能力,都很不错。

  像郦食其,有时候只需赵佗递出一个眼神,他就能理解,并立刻做出回应和安排。

  这样的人,才是一个优秀的手下。

  陈平在这方面要差一些,但他比郦食其年轻的多,可成长性还强,如今的时间点也远不是历史上陈平的巅峰期,日后有的是进步空间。

  这让赵佗更加坚信了收罗历史名人为己用的念头。

  虽然以他现在的位置,也可以自行培养素人,提拔一些历史上的无名之辈。

  但那样一来,试错成本就太大了,因为那些没有在历史上留过姓名的人物,赵佗并不知道他们的能力和秉性到底是什么样的,需要不停的试探和打磨,这其中需要投入的精力和资源太多,到了最后还不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比如赵佗一手带起来的黑臀、西乞孤、张贺等人。

  赵佗再怎么培养,他们也不过是中人之姿,勉强能用一用,但难以独当一面,肩负起重任。

  而那些历史名人则相反,比如郦食其,其智谋和口才远超普通人,经过一番锻炼,就可以立下说降一个万乘大国的功勋。

  哪怕是刚刚招进来的樊哙,也真的有战场先登之勇,萧何也确实在掌管后勤政务上颇为得心应手,可称能吏。

  这些人能在历史留名,自身的本事就已经经过了历史的检验,性格特征也十分明显。

  赵佗只要将他们弄上手,就可以直接用,能省掉许多试探的功夫,自然是远比自己培养素人要好的多。

  “现在我内政上有了萧何,谋士上有郦食其和陈平,军事上有涉间、曹参、樊哙之流,就只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