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一章 提审建虏探子_明末小进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个家丁把一本册子递给袁方,袁方打开一看,里面记录了官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况,内容记载得很详细,有官船上的人数、装备、物资,以及船的类型等等。

  那个家丁把用来记录的几支毛笔、砚台和墨拿给袁方看。

  沈寿峣咬牙切齿道:“证据确凿,这几个人就是鞑子的探子,我去把他们统统杀了!”

  “兄弟不要冲动,留着他们还有用。”

  沈寿峣一脸的疑惑:“留这些人有什么用?”

  袁方拍了拍沈寿峣的胸脯,笑道:“兄弟,到时你就知道了。那几个人我已经让人分别关押,从现在开始一粒米一口水都不给他们吃,先饿他们一天再说。”

  船队航行了一天,傍晚时分,来到了隍城岛,这里距皮岛已经很近了,袁可立上任登莱巡抚之后,就在这隍城岛上派驻了三千水军和一员参将,以及一员守备,将此地作为登莱的前哨站。

  袁方下令船队在这里停靠,上岸休息一晚。

  驻岛的参将叫许定国,守备叫张尔心,这两员将领领着几个千总、把总在码头迎接船队的到来。

  这一次李永贞也跟着袁方上了岸,因为袁方告诉他,要在岸上审问那十几个鞑子的奸细,李永贞很好奇袁方是怎样审案的。

  “袁公子登岛视察,参将许定国领张尔心等一干守将热烈欢迎袁公子的到来!”许定国并没有注意到袁方身后的李永贞,只是向袁方拱手。

  明末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时代,其原因可以追溯到永乐皇帝朱棣那里,朱元璋和朱棣时期,因为频频对外用兵,明朝开国之初是非常重视武将的。

  永乐皇帝朱棣驾崩以后,明朝基本上停止了对外用兵,朝廷的重心开始转向内部。由于内阁权力的扩大,致使武官的地位不断下降。到了明末,一个六品守备见了七品知县要先作揖请安,而知县可以不还礼。

  此外科举制度的完善也成为文官压制武官的助推手,因为文官都是通过科技考上来的,同乡、同年、同窗和座师大多都在朝中为官,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抱团,而武将通常只有那么几个袍泽可以依靠。

  明朝是以巡抚为地方最高长官,而巡抚的人选都是文官,这就形成了中央有大学士、地方有巡抚的文官势力一统天下的局面,武将们空有较高的官位,但是没人理睬。

  这也是为什么沈寿峣这个六品武官,要听从袁方一个七品推官的号令的原因。

  就是许定国、张尔心这些外派将领,面对巡抚大人派来的人就更加要言听计从了。

  李永贞是司礼监的太监,现在是作为钦差大臣前来隍城岛,却得不到武官们的待见,心中很是不高兴,好在袁方机灵,忙把李永贞推在了前面,向这些武将介绍道:

  “这位是司礼监太监李公公,奉皇上之令前往皮岛办差。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