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九十五章 代郡之争(一)_三国之荆州我做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正文第四百九十五章代郡之争(一)

  范阳国本来是范阳郡,可是因为这里的主人曹彰被封王,便顺势改范阳郡为范阳国,以原来的郡治涿县为国都。↑,

  而就在涿县的王府中,一位年轻的侍卫正在紧张的念着一道诏书:“时维太和四年三月十六日,大将军曹洪因视察火药,遭遇火药爆炸,不幸身亡,然则国不可一日无人辅政,特进故大将军曹真之子爽为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以曹休为尚书令、大将军府参军、军师,迁故尚书令董昭为司徒,下置度支尚书寺,专掌军国支计,抚军大将军、司空司马懿,因为己过而致令大将军洪身死,故免去抚军大将军之职,同时朕体念懿乃我朝顾命大臣,三朝元老,且保留司空一职,希望爱卿戴罪立功,为国效劳……”

  那名侍卫还未将诏书读完,忽然听得“砰”的一声巨响,心中惊惧之下便见范阳王曹彰的手掌猛的拍在了桌案上,随即听得一道雷鸣般的喝骂声:“曹洪为我叔父,又数次拯救先父性命,得掌军政大权,这也无可厚非,可曹爽是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黄口小儿而已,连战场都没上过,竟然也配执掌军政大权?哼,皇帝是我亲侄,如今兄长不在人世,曹氏第一代宿将尽皆阵亡,应该做大将军的自然是即便不是某,也该是子建兄长,可如今我兄弟俱在,皇帝竟然任命曹爽为大将军,简直是不把兄长基业放在眼里,如此败家之子如何堪配一国之君?传令下去,与我调集兵马……”

  曹彰一句话还没说完,便听得身旁一人跪倒,然后说道:“大王息怒。此事定非皇帝所为,陛下虽然聪慧,却年方十二,如何会有这等手段?依微臣所猜测,定然是有佞臣挑唆,更何况大王身为皇叔。应以匡扶魏室为任,如何能够擅动刀兵,给国家带来灾难?还有,陛下虽然没有任命大王执掌军政大权,也不过是为了皇室的稳定而已,请大王想想,曹爽虽掌大权,可毕竟年幼,更兼资历威望不足。如此一来大权自然是集中到了陛下手中,这与国家是有利的。大汉皇帝刘琦当年说过一句话,叫做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此人虽然可恶,可说的话却大有道理,大王身为皇室支柱,国家重臣,更当以大局为重。如何能因为一己之私而同室操戈乎?”

  曹彰听了对方的话,良久不语。改颜相谢道:“幸得义山先生一言,否则我今日冲动之下,定然会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可是如今佞臣当道,我怎能眼看着国家毁于佞臣之手呢?先生该为我想一个什么法子,除掉那些佞臣。”

  原来那个劝说曹彰的人正是杨阜,字义山。此人原本通过献计造成马腾和韩遂的分裂而获得曹操的青睐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