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4章 西突厥内乱_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97章西突厥内乱

  “永徽四年(653年)十二月,玄奘法师欲于大慈恩寺端门之阳造一座高30丈的石塔,一是供安置、保存从西域请回来的经像,以避免年久散失,兼防火患;二是借之以显大国威风;三是作为释迦牟尼佛的故迹垂世,供人瞻仰。

  皇帝李贞向玄奘提出三条意见:一、用石造塔,工程大,恐难速成,宜改用砖造;二、不用法师辛苦、破费,一切用度皆以大内、东宫、掖庭等七宫亡人衣物折钱支付;三、建塔地点改就寺之西院。

  雁塔建好后,方形塔基,面宽各140尺;塔形仿西域(印度)制度,不循中土旧式;塔分五级,包括相轮、露盘在内,总高180尺;层层中心皆有舍利,或一千二千,凡一万余粒;最上层以石为室,藏经像;塔下层南外壁有两碑,左为太宗皇帝所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右为《述三藏圣教序记》。”

  建塔之前,李贞就问玄奘法师塔叫什么名字。

  玄奘想了想说道:“就叫大雁塔吧。”

  “大雁塔?”

  李贞心头一颤,想起这大雁塔在后世可是大大有名,屹立上千年而不倒,只是他搞不明白,玄奘为什么称这塔为大雁塔。

  玄奘法师说道:“贫僧西去天竺取经之时,曾经路过沙漠时迷路,几乎渴死在沙漠之中,这时贫僧看到有大雁从天上飞过,于是贫僧就顺着大雁飞走的方向行进,结果就找到了水源,最终走出了沙漠,大雁给贫僧带来了生机,所以,贫僧想以大雁塔为这座塔命名。”

  “原来如此,等塔落成之后,以后每次科举考试,朕当带领进士们登塔留名。”

  李贞说道。

  “若如此,大雁塔将名垂青史。”

  玄奘说道。

  李贞一惊,心说这玄奘真是了不得,不愧是国之瑰宝,这大雁塔在后世历经千年而不倒,成为长安的地标建筑,确实是名垂青史。

  李贞说道:“之所以将这寺名称为大慈恩寺,是因为我的母亲燕德妃,她虽然平凡,但却在国家危难之时选择了与我父皇同生共死,宁死也不为吐蕃所获,我的母亲是真正的巾帼英雄,将这寺命名为大慈恩寺,也是对她的一个纪念吧。”

  李贞说完,目光看向了天空,他仿佛看到母亲燕德妃在天空中对自己微笑。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以来,母亲燕德妃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她是那么的善良,那么温柔,就如同水一般,然而,当面对着外敌入侵,国家处于生死存亡之时,她的体内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选择了与这个国家一同毁灭,宁死不降。

  一转眼,已经几年过去了,如果母亲在天有灵,应该也会感到欣慰吧。

  从大慈恩寺到兴庆宫,一路上李贞感慨良多,经历了那么多的纷争,自己终于将这个残破的大唐再一次整合起来,成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