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82章 亏了还是赚了?_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84章平州萧氏

  平州城,一座深宅大院内。

  平州巨富萧采文坐在一张胡椅上,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萧采文出身豪门世家,他的祖先是后梁的皇帝。

  在隋朝,后梁皇族后裔一直受到杨氏父子的优待,哪怕是到了唐朝,萧氏也是大族。

  萧采文是南兰陵郡人,贞观年间举家迁居到了平州,成为了平州的首富,掌握着平州、冀州等地的经济命脉。

  不过最近一段时间,萧采文却很是苦恼。

  本来在李恪掌管河北道时,萧采文与李恪的关系不错,所以行商也极为顺畅。

  然而好景不长,李福击败了李属,占领了大半个河北道,而李福为了扩充军队,大肆加税,竭泽而渔,弄得河北道百姓生活日益困苦。

  不少人离开了河北道前往营州,就连平州也有不少人跨海到了辽东州一带。

  萧采文的生意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然而他只是一个商人,手中无兵无权,却是无可奈何。

  萧采文就觉得,李福在河北道这么折腾,早晚要把河北道折腾散了,自己必须保住这份家业,留条后路。

  就在这时,李采文听管家来报,说是外面有个年轻人,说是有一笔大买卖要谈,求见萧采文。

  萧采文就琢磨了,现在河北道这么不太平,生意不好做,真要是有大买卖要谈,却是绝不能放过。

  当下萧采文让管家把人带进来。

  片刻之后,只见一个二十左右岁的青年走了进来,这青年一身富贵打扮,两眼有神,气宇轩昂。

  青年向萧采文一拱手,态度不卑不亢,口中说道:“萧三爷,我今日特来给你送财。”

  “噢?财从何来?”萧采文淡淡一笑说道。

  青年就说:“听闻萧三爷手中囤有玉米和蕃薯,我此来特为购买玉米和蕃薯而来。”

  “嗯,我手里确是有玉米和蕃薯,可是你也知道,玉米和蕃薯是稀罕物,价格可是不菲。”

  “有多少?什么价格?”青年问。

  “一斗二百钱,你要多少?”萧采文反问。

  “你有多少?”青年说。

  “五十万斗。”

  “我全要了。”青年朗声说道。

  萧采文眼睛一亮,河北道土地肥沃,并不缺粮,他手中有几十万斗的玉米和蕃薯,正愁卖不出去,若是能一举出手,确实可以赚上一笔。

  事实上,前两年的米价只有一斗七十钱,自己要二百钱,虽是因为现在战乱不断,二来也是要了高价。

  可这青年竟然说有多少要多少。

  要是这样的话,那自己绝对可以大赚一笔。

  只是萧采文心念再一转,心说是谁能有这么大的手笔呢?

  赵王李福是不可能的,以李福的性格,要买粮食的话,怕是连成本价都不会给自己,而且河北道并不缺粮,李福不可能一下子购入这么多的粮食。

  难道是奚人和契丹人?

  仔细一想,似更不可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