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61章 武举_大唐:我老婆是武媚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61章武举

  “既然诸位爱卿没有异议,那就继续朝会,哪位爱卿,还有奏本?”

  李贞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朝中众臣,开口说道。

  朝堂之上,朝会继续。

  朝堂之上,娄师德已经回归朝班之中,天子心意已决,纵然娄师德伶牙俐齿,也无力回天了。

  “臣有本上奏。”

  兵部侍郎裴行俭手持象牙板出列。

  “准奏。”

  裴行俭开口道:“启禀陛下,天下取士,文举三年,武举六年。”

  “如今已是第六年,臣以为当重启武举,取天下武道第一名为武状元。”

  裴行俭的话音落下之后,其他的武官们纷纷附议。

  武举是科举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众多文臣看来,武举不如文举重要,便一直重文轻武,甚至连武举取士,都是六年一次。

  眼下两届文举已经结束,但是陛下竟然没有进行武举的意思。

  这让兵部侍郎裴行俭感觉形势不妙,若是这一届武举。

  被陛下遗落了,那么,武举取士更是式微。

  在文臣的推波助澜下,武举可能被彻底去除。

  朝堂之上,众多武将纷纷附议。

  朝堂之中的很多武将,并不是武举人出身,他们的武职是世袭的,不过,他们却听说过武举取士,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要成为武状元,肯定是文武兼备。

  不说是文能提笔定乾坤,武能上马安天下,也差不多了。

  穷习文,富习武。

  练武的人,会花费大量的钱财,并且在吃喝上非常讲究。

  穷人习文,只是希望改变命运。

  可以说,从小习武之人,大多出自富绅官宦之家,他们不但习武,也会学习诗经与韬略。

  李成梁的儿子,李如松便是武举人出身。

  李贞看着殿中的兵部侍郎裴行俭。

  其他的文臣,的确没有提过武举,在文臣的眼中,只有文举,文举即科举。

  武举之风不可持久。

  武举自大唐之时便已经设立,武则天的时代,武举日渐兴盛。

  宋朝时衰弱,明朝时候,又开始大行其道。

  三年一次文举,天下文人之幸事。

  六年一次武举,武将的取胜之道。

  裴行俭在殿中满怀期待。

  李贞看着裴行俭拍板道:“好

  朕准了

  ”

  “即日起准备武举之事情,现已经是五月,待七月十五,召开武举取士,取天下武道第一者,为武状元。”

  李贞话音落下之后,裴行俭叩首道:“吾皇圣明。”

  李贞看着裴行俭道:“武举之事,便由兵部处置,裴大人,你可不要让朕失望。”

  “启禀陛下,臣一定不会辜负圣恩。”

  裴行俭叩拜了陛下之后,返回朝班之中,心情激动。

  陛下已经下发圣旨,现在他可以放开手脚,进行武举了。

  陛下所说的七月十五召开武举,乃是殿试,取武状元。

  从现在开始,就要进行比试,先进行文试,再举武比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