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章血肉长城之三(下)_新中华春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事实。站在最高层的自然是满洲八旗,满洲统治者就是依仗这些本族的勇士来驱使拉拢蒙古人与汉八旗,从而形成第二层。然后再用这些整合起来的十几万关外精兵,要挟统治降清的明军,形成第三层。在此基础上,通过不停地胜利,就像滚雪球一样,清军不断地吸纳明军降兵以及地方武装,从而实力迅速扩充。

  但是这种体制,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巨大隐患,那就是满洲八旗兵的命太精贵,如果他们的战斗力或是人数上降低得太厉害,那满洲人就会失去够弹压在人数上远远超过他们的其他部伍的力量。豪格这次带来的所谓“真满洲兵”虽说只是对外虚张声势,还不是纯粹的满洲八旗,但也没有明军降兵,其中更有所谓的阿礼哈超哈,后世称之为骁骑营,以及噶布什贤超哈,即巴雅喇营前哨兵,后世称之为前锋营(也称护军营)的精骑各三千。现在这种伤亡确实是他们承受不起的。

  此时,后续的明军步兵方阵迈着整齐的步伐攻入战场中心。在那里直接指挥战斗的豪格突然发现自己的勇士们不仅要对付马上的进攻者,而且还要小心应付来自马下的长予与弓弩。豪格心中略有些焦躁,向地上呸了一口浓痰,主意已定,沉声道:“鳌拜听令!”

  “末将在!”出列的正是原任巴雅喇章京,即所谓护卫统领的满洲瓜尔佳家勇士鳌拜,他因在皇太极死后的大清朝皇位争夺闹剧中坚决支持豪格,而被多尔衮忌恨。当斯时,鳌拜与图赖、索尼等两黄旗大臣有六人“共立盟誓,愿生死一处”拱卫豪格。当诸王、贝勒、大臣于崇政殿商议册立时,他们竟率兵围住了盛京皇宫的大清门,鳌拜更是指使亲领的部分两旗巴牙喇兵张弓挟矢,环立宫殿,岂图对立储会议施加武力威胁。多尔衮在两黄旗势力的激烈反对下,害怕两白旗与两黄旗相争,削弱整个清国家的力量,影响入主中原的满洲大业,最终放弃了对帝位孜孜以求的念头。然而,多尔衮并没有,也不可能放过这几个使他不能完成夙愿的“逆党”。

  年初入关前的四月,豪格曾在私底下说过:“和硕睿亲王非有福人,乃有疾人也,其寿几何,而能终其事?设不竟终事,尔时以异姓之人主国政,可乎?”结果被亲信――两黄旗大将前谭泰告发,与事诸将均被处置,其中鳌拜虽然没有参与其事,但也以知情不举罪,连降两级,成了一个甲喇章京。豪格被赦复出后,捎带着也把他带了出来,在豪格的巴雅喇营中带兵。

  豪格素喜鳌拜勇敢善战,这时临危授命,当然也是委之重任。“鳌拜,你带本王帐下巴雅喇精兵一千袭击这些蛮子步兵后方,不得有误!”

  “喳”!鳌拜一身黑重戎装,夜色中就连豪格也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