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分家(2)_治愈偏执的他[八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去卖拿出去送,都是寻常事。

  把小孩擦洗干净,胳膊小腿瞧一瞧,宋老太太心里有数了:这小子打娘胎里挨饿,落在世上肯定没奶水喝。他长得太不好了,指不定身上带毛病。

  小孩买卖是生意,送来拿去也是你情我愿的小生意。这小孩‘品相’不好,送不出去,更别提卖。难怪做娘的狠心,在这深秋快入冬的时节,把他活生生丢在傻子家门口。真不怕傻子发病,把他给摔死砸死。

  总归是个苦命儿。

  老太太大约心血来潮,觉着苦命娃娃与苦命女人很合适做母子。她没去多想孤儿寡女讨生活的难处,因此直接把孩子抱回家,当做亲子生养。

  这事天知地知,如今只剩下宋建党夫妻俩,与宋于秋夫妻俩知晓。

  “这些年你奶没往外说过,宋菇不知情,连你哥都不知道这码子事。”林雪春失神道:“他倒是知道家里另一桩事……”

  宋于秋上小学一年级时,宋建党入赘宋家,次年得宋柏,后年得宋菇。

  算上常年卧床不能劳作的老人,这一大家子七口人,全靠承上启下的小两口苦苦支撑。宋家的发家史前头,有过长长一段不容易,要不是宋建党有本事,三个娃娃不知能剩下几个。

  小时候全村子以为宋建党做‘继父’,宋于秋也这样以为。直到初中毕业,宋于秋与宋柏一场打闹,占理的宋于秋被罚挨饿。

  那天夜里,宋建党告诉他,他只是‘养父’而已。

  于是那天夜里,宋于秋像毛头小子骤然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人,开始慎重考虑自己的出路。

  他干活利索,书念得不怎样,很难厚着脸皮,要养父母供他继续念书。年纪轻轻不愿就此留在农村里,他思来想去,决定出去闯一闯。

  安抚过泪眼连连的老太太,带走伶仃的行囊,十五岁的宋于秋走出村子。他那时生着孤儿的脚,不怕苦累。日以继夜的走呀走呀,走过尚未发继的县城,途径AB城。

  干过无数生计,卖过力气卖过时辰,他四处流浪,几度徘徊在生死口。

  六十年代初,宋于秋误打误撞参与进街头火拼,脑瓜破个口,又误打误撞混进‘兄弟帮派’里。自此过上几年无法无天的日子。

  腰包渐渐满了,他觉着是时候报答养育之恩了。便趁着‘兄弟们’呼呼大睡时,不打招呼溜了出去。

  C城离故乡很远,停停走走又是半年,回到日暮村时,长达十年的大浩劫已然开始。宋玉秋侥幸躲过恶势力的批判大会,不知道兄弟们大多生不如死。

  他还遇上林雪春,在六十年代末成了家。小两口对土地农活没有丝毫留恋,婚后立即搬到北通讨生活。

  “别看你爸现在半死不活,以前胆大的不得了。”

  林雪春笑了一下,压低声音说:“大概六九年的时候,不知道他打哪里搭来的线,偷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